PCR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标准是什么
PCR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标准是什么
PCR消费后回收材料认证是依据ISO 14021标准,针对消费后的再生材料建立的一整套可追溯验证的管理认证。
PCR消费后回收材料认证旨在确保再生材料从废塑料等原材料辨识、采购、运输到工厂再生生产具有全链条可追溯信息,保证其真实符合“消费后回收”标准,是真正做到消费后材料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的环保材料。
PCR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标准涵盖了材料回收比例要求、性能指标以及环保要求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回收比例要求:欧盟委员会通过的报废车辆(ELV)法规提案要求,新车应包含至少25%的再生塑料(PCR),其中25%来自回收的报废汽车ELV,即新车中6.25%的塑料需源自报废汽车。
性能指标要求:PCR再生改性塑料用于汽车内饰时,需满足多项性能指标。如拉伸、弯曲、冲击等强度及韧性数据要达到一定数值,耐热性HDT需达到85-105℃,在高湿度、高温度条件下要保持一定性能。同时,需具备良好的耐光照性能,经600kj/m²甚至更高能量照射后,表面、色差和灰度等级要满足要求,还要有较好的加工成型性能,密度不能超标。
环保要求:PCR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需遵循严格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如德国莱茵TÜV认证就对车内空气质量(VIAQ)有相关规范。材料的气味一般需满足≤3.5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要满足主机厂要求。此外,欧盟报废车辆指令等相关标准还关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责任,推动汽车制造商采用更环保的PCR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管控要求:由于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方式不同,PCR塑料可分为机械物理回收和化学升级回收两种。当PCR再生塑料被用作汽车材料时,车企需做好对应材料的服役安全评价工作,包括对再生塑料的来源及加工工艺、再生塑料服役安全性等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