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再生改性塑料对适用行业原材料碳排放循环利用

PCR再生改性塑料对适用行业原材料碳排放循环利用

2025-10-29 11次

    塑料行业排放大,但减排办法已经在路上。生物基原料、化学回收和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步应用,部分材料生产的碳排放可以明显下降。未来几年,塑料的原料来源和生产方式变化,将影响企业成本和出口要求。

    PCR(消费后回收)再生改性塑料认证,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审核,对材料中再生成分比例、生产过程环保性、产品安全性等关键指标进行验证的标准化流程。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再生属性可信度”问题——由于再生塑料的原料来源复杂、生产工艺差异大,仅靠企业自证难以让下游客户(如食品、汽车、电子行业)认可其品质与环保属性,而权威认证能通过统一标准建立市场信任,同时帮助企业满足全球各地的政策合规要求

    PCR材料是指,通常流通、消费、使用后产生的废塑料,经过物理回收或者化学回收,能够变成极有价值的工业生产原料,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PCR改性塑料已摆脱“低端应用”标签,在多领域实现高端突破:

    汽车领域:德联集团与陶氏合作,将PCR树脂应用于汽车养护包装,实现包装碳足迹大幅降低;宝绿特的高抗冲击PCR-HDPE材料通过IATF16949认证,在新能源汽车配件市场占有率达18%;

    包装行业:丹麦Faerch公司2025年起将CPET餐盘的再生成分提升至40%,国亨塑胶的透明PCR颗粒满足VOCs≤50mg/kg、菌落总数≤100CFU/g的食品级标准;

    工程领域:耐穿刺PCR-HDPE颗粒已应用于100余个大型市政防水工程,抗穿刺力达280N以上,同时实现90%生产用水循环利用;

    电子电器领域:国亨科技的PCR改性材料通过UL2809闭环认证,成为音响、投影仪等产品的核心原料,其5万吨年用量可减少碳排放12万吨。

    随着全球政策对再生塑料的要求越来越严(如欧盟2030年塑料包装再生成分需达30%),认证将从“可选”变为“必选”。未来,可能会出现“认证整合”趋势——例如,将GRS认证与碳足迹认证结合,形成“再生属性+减碳价值”的综合认证体系,进一步简化企业流程,推动PCR再生改性塑料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