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消费后材料认证对生物塑料再生应用领域标准
PCR消费后材料认证对生物塑料再生应用领域标准
塑料产量从1950年的200万吨增加到了2015年的3.8亿吨。尽管塑料可以为环境带来一定好处,但塑料消费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损害。2015年,塑料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4.5%。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塑料产量及其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翻两番。此外,塑料还会导致颗粒物排放和污染加剧。
在可降解塑料中,又可根据原料成分来源分为化石基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其中化石基可降解塑料是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生产,产品主要类型包括PBAT、PBS等类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是以玉米、秸秆等生物基材为原料生产,主要包括PLA、PHA等类型。
PCR消费后材料认证,为了减缓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针对电子产品、纺织品、日用品、工艺制品、塑胶制品、金属制品、纸制品和玻璃制品,制定相关规范,在原生材料中鼓励添加再生材料,以降低原材料成本,满足环保要求,国际买家也纷纷开始关注再生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与验证。
国当前已形成全球最大的消费后塑料回收再生市场,这也对再生产品品质提出挑战,需要具有相关的再生资源回收产品溯源和品质认证标准,还有建立配额模式,如回收商的回收量需要由地区发放许可证,保障回收的可追溯,提供给下游塑料再生生产商。
因此,我们仍需要谨慎考虑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场景和应用领域。比如生活领域应用最多的可降解塑料袋、餐盒、一次性餐盒,通常会被焚烧或填埋,那么需要更加谨慎推广,以避免在付出巨大成本后无法取得良好的减碳和环保效果。又比如通常来说会被遗弃在农田里、大多会自然降解的农业地膜,可以进一步了解降解机理及影响,在科学评估其环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后推广。在生物降解塑料这个赛道越来越“热”的时候,政府更应该严格做好把关,防止产能盲目扩张,引导生物降解塑料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