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消费后材料认证对可持续塑料产品行业来源追溯
PCR消费后材料认证对可持续塑料产品行业来源追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消费国,塑料产量已占据全球的25%,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每年的消费量超过6000万吨,产生的塑料垃圾超过4000万吨,塑料垃圾中大约有5-10%最终会被释放到环境中去。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占全球比重仅有4.6%,占比极低。
降解塑料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他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其各项性能可达到应用规定,在保质期内性能不变,而应用后在生态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塑料。因此,也被称作可环境降解塑料。
从消费后废塑料到消费后再生塑料(PCR)颗粒/瓶片/纤维的追溯,保证了消费后再生塑料的高品质生产和产品的安全性、合规性,避免有毒有害工业用毛料的混入。接着主要介绍了消费后再生塑料(PCR)的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与标识的要求、质量控制。
PCR消费后材料认证,为了减缓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针对电子产品、纺织品、日用品、工艺制品、塑胶制品、金属制品、纸制品和玻璃制品,制定相关规范,在原生材料中鼓励添加再生材料,以降低原材料成本,满足环保要求,国际买家也纷纷开始关注再生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与验证。
全新的塑料颗粒与回收前的塑料结构相同。当新的塑料颗粒与原始树脂混合,创造出各种新型塑料产品。
从企业方面来看,针对PCR材料市场的可持续性,确保尽可能多的分离洁净的PCR来源至关重要。
为此,在开发使用塑料的家用电器时,有必要从开发阶段就考虑再利用,并选择材料的类型,产品结构,颜色等,以促进分离和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