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再生改性塑料​对塑料回收加工利用推动碳减排

PCR再生改性塑料​对塑料回收加工利用推动碳减排

2025-11-27 9次

    塑料加工业不仅是优质的传统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还是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基础产业与组成部分,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既关乎产业健康发展,也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更关乎民生福祉改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塑料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PCR再生改性塑料的核心价值,首先体现在对“碳源”的源头管控上。传统原生塑料的生产依赖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资源,从原油开采、炼化到塑料合成的全流程,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显著的“碳足迹”。数据显示,每生产1吨原生塑料,平均会排放约6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

    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已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塑料制品中添加一定比例的PCR再生成分,例如欧盟《一次性塑料指令》规定,2030年塑料瓶中PCR再生塑料的含量需达到30%以上。这一政策导向不仅加速了PCR再生改性塑料的技术迭代,更推动其成为可再生塑料产品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标配”。在国内,随着“限塑令”的升级与再生塑料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地,PCR再生改性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一批专注于PCR再生改性的企业应运而生,其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更在出口贸易中凭借低碳优势获得竞争先机。

    当然,PCR再生改性塑料在推动碳减排的过程中仍面临挑战:废弃塑料回收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原料供给不稳定,高端改性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部分领域对再生塑料的认知偏见尚未完全消除。但这些问题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逐步破解——智能分选技术提升了回收原料的纯度,生物改性、纳米改性等新技术降低了加工成本,而“碳标签”制度的推行则让PCR再生塑料的低碳价值得到更直观的体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