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再生改性塑料认证对覆膜可再生工艺标准
通过优化塑料包装设计,从而降低回收过程的复杂性,提高回收率,推动减塑和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塑料包装市场应对塑料废弃物挑战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 从PCR消费后废塑料到消费后再生塑料(PCR)颗粒/瓶片/纤维的追溯,保证了消费后再生塑料的高品质生产和产品的安全性、合规性,避免有毒有害工业用毛料的混入。接着主要介绍了消费后再生塑料(PCR)的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与标识的要求、质量控制。 PCR再生改性塑料认证对覆膜可再生工艺标准: 覆膜银卡:是在纸张表面覆上了一层PET塑料膜,印刷厂在塑料膜上印刷,消费者拿到的纸盒是纸塑复合结构,塑料膜的存在不利于纸张的消费后回收再生。 白卡加冷烫银工艺:是印刷厂采用普通的白卡纸,用冷烫(非加热,降低碳排放)工艺将镀铝膜上的镀铝层转移到纸张上,在纸张上直接印刷、上光,成盒,消费者拿到的纸盒上面只有一层薄薄的镀铝层,没有塑料膜,故不影响纸张的消费后回收再生,去掉镀铝层的塑料膜,印刷厂收集以后另外集中回收处理。白卡加冷烫银工艺,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工艺,相比覆膜银卡和热烫工艺,整个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是降低的,成本也低于覆膜银卡。 转移镀铝纸工艺:和冷烫银工艺类似,都是转移镀铝层到纸张上,保持了银色的效果同时,去掉了表层的塑料膜,使得纸盒消费后可回收再生,只不过转移工艺是在特种纸生产商这里提前完成,印刷厂可以直接印刷,效率更高一些。转移镀铝纸工艺对于纸张、黏合剂和油墨等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对工艺控制要求相对较高。和覆膜银卡相比,转移用的PET膜可以重复使用4-5次,碳排放是降低的,成本和覆膜银卡相比提高不多,铝的量也不会增加。 在可持续的包装方面,到2030年,将我们对于原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一。到2030年,开发出实现所有产品包装可回收或可重复利用的解决方案。PCR再生改性塑料原则与我们推行可持续的包装的理念不谋而合,有力鼓励和激发了我们在可持续包装上的创新和进步。【PCR再生改性塑料认证咨询】【PCR消费后回收认证审核机构】
2023年04月04日